書的本質,無分界線,且每本皆有其不同的味道,也像是能環遊世界,可以體會人生觀的開始。
若能將生活其中的收入來源,拿去買自己喜歡的書,也盡可能不買其他奢侈品,就會發現在不同時期翻閱曾經買過的書籍的時候,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解讀也會有所不同。
而閱讀的基準線,是不受日常情緒起伏的去看一本書。但如果在任何無論悲傷、快樂、迷茫的時刻,書本都能夠讓你不會有所孤獨,並且能給予指引和方向!
故如果沒有朋友,除了自己,書真的就是能陪伴自己走過許多低潮的朋友了!
書擁有除了故事以外龐大的力量,
電影也是,能讓人產生內心更多的連結和穩定,雖然 不見得是故事本身,但也有可能是個人心境恰巧融入了當時的氣氛。
詩集,其實也很生活化 。
小說,敘述感強。
一幅畫、 一段文字、一張照片,也皆能找尋其存在的意義。
雖然書不一定是標準答案,但最終,都會因為書,讓自己的內心產生平靜,並能繼續帶著好奇心不斷前進的看下一本書。
書的無用之用,大有用,只要不是【毒】書。 不管世界如何,不一定要讀懂,也不一定要有用,因為無用不懂, 才吸引人。
譬如詩,就不那麼精確,卻能讓人產生思考。
而繪本,像攝影集,凝視來回會成有趣的對比,不只是看圖說話,也能依照心情, 解讀成不同的感覺。
世界各個地方皆有人因為書而被拯救,雖然獨自一人但卻不會覺得孤獨。
而每一天的早晨至日落,其實都能試著將書融入生活,像是在各個時段:睡前、起床、工作休息時間、等人、搭車、上廁所、泡澡等,選擇一本適合當時時間空缺閱讀的書,既能充實也不會感覺有所浪費,將緩慢養成重要的習慣,當然也不一定要讓書填滿整個生活,但能夠在適當可以的時刻,去讀書。
Ex:
睡前(不要看小說,不然就不用睡了)-
愛莉絲夢遊仙境的古老插畫:詭異,且繪圖能量很好,雖然是奇怪的繪本,但抒壓。
圖鑑:自然、招財貓、機器人、火柴盒、小汽車、書票、唱片、多肉植物,動物、幻想生物 、妖怪等。
泡澡-
防水的書,像是詩集,可冥想,且煙霧彌漫,會有夢幻的感覺。
早上 -
類型小說 :推理,可讓人產生期待。
而早上學習型或心靈成長的書也很重要,適合睡眠天生短的人閱讀,也容易在此時段吸收書中菁華。
上廁所-
便便書籍,看漫畫,當作無手機年代。
因為閱讀經驗,生活開始有了變化,每個生命皆誘發改變,而危險的閱讀,不是直接轉化,反倒是摧毀當下,像是在無放鬆的時候,閱讀了一本極需要思考的書,故看書也需因應天時地立人合。
而看書也像是冒險,像是閱讀網路搜尋不到的書、據說會鬧鬼的書、 好幾百年沒人借的書, 等有人看等。
閱讀是不經意碰撞、未知相遇的過程,
使人追求、 渴望 、好奇、 探索。
書櫃代表一個人,在迂迴過程,時間上的分配 ,了解生活。
若想培養閱讀習慣,也可以隨身帶書,每天選一本,書隨時能陪伴自己,也不需要將書看完才看其他本,因為書是自由的。
讀書重點是讀不是書,不用預設有無有用,重要的是閱讀歷程。
也不要刻意為了成為什麼人而讀什麼書,順著愛好、喜歡而讀。
亦可固定捐書,作公益。
那天很幸運得知有《行走秋鄉,城市慢讀節》的活動,關於:
開幕講座|生活風格養成之道
作家 李明璁 X 獨角獸計畫創辦人 李惠貞
李明璁老師說:「閱讀是一直持續的事情,所以我們根本談論不完我們看的書。」
李惠貞老師說:「我一直都沒有限定自己閱讀的類型,推開書店的大門、翻開一本書,你就會找到屬於自己的風格。」
本身是一個很愛看書的人,也常會因為書而讓自己身心有所紓解,而這間和平青鳥,位於台北麟光站,是我看過目前最豪華又夢幻的書店、咖啡店、音樂藝文展演空間了,再過不久即將消失,所以極度推薦大家來光顧,成為心中美好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