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知道可於醫院或診所採取更進一步關於照胃鏡的方式包含:
經喉嚨和經鼻、無痛胃鏡,而前兩者分別會用粗及細的管子深入體內,
無痛胃鏡則聽說是需吞有內視攝影鏡頭的膠囊來觀察胃部的狀況,
但聽說費用極高,讓平常省吃儉用的我,直接略過不考慮,
僅有在不同時間點做過前兩者。
當時身體總會覺得肚子有氣或食物會從胃跑到喉嚨出來,
有時候還會覺得吃東西喝水的味道變了,
還有胃脹氣,腹部明顯也膨脹很多,不曉得是不是胃變大,
覺得沒有感冒,喉嚨卻很乾,也有灼熱感,有時候也會覺得涼,
或異物哽住的感覺,開始也會不自覺用嘴巴呼吸。
走樓梯也容易喘吁吁。
經過醫師判斷,我被告知需要照胃鏡,而其過程也有風險,故須簽屬同意書,
方能做此檢查形式。
ps.還有一些人可能不適合照胃鏡,不過醫師會詢問,故可以再斟酌,
也許亦能看中醫,雖然本身沒有試過。
第一次是去內湖的一間醫院,做的是經口胃鏡,
印象前一天必須空腹8小時,
午夜12點前禁止飲食(包含不能喝水),
隨後以側臥躺的姿勢,再於嘴中含住咬合器,
以便胃管子進入,並適時調節呼吸,而在經過喉嚨時,
必需有吞口水的動作,方能讓管子深入食道。
(但其實經過這關的時候,真的超級難過去,因為起初不曉得管子會像一般掃把軸的粗細一樣寬,
所以當下有點被嚇到,想到這麼粗的管子要進到喉嚨,就覺得有點嚥不下去。)
然後醫生說我太緊張,請我放輕鬆,但畢竟第一次,整個有點驚訝過度,試了好幾次才終於通過喉嚨,而中間也需要鼻子和嘴巴適時的的深呼吸去作調節緩衝。
中途還有好幾次一直有種想吐、反胃的感覺,又可能體質關係,所以非常難受,最後一路是閉著眼睛撐過那段難熬的照胃鏡
直到終於皆照完要拔出來的時候,卻超乎我預期異常的極為迅速抽起,而自己也發現有產生一些胃內的血水(聽說是正常的)。
於是從這次之後,就感到真的無比抗拒,再也不敢隨意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有種為了不想再照一次,開始都會注意飲食,不再常吃消夜,尤其甜的、炸的。
--------------------------------------------------------
而過了N年以後,那種胃很不舒服的感覺又竄出來了,
但這次多了一些症狀,故也有去心臟科看門診,(永和的某間醫院)
後來醫生告知有心律不整及心跳有時會停拍幾秒的狀況,
還有告知不一定全然與心臟有關,胃也是有可能影響心臟痛,
或是平時若過於緊張,交感副神經也可能會影響,
所以亦建議可以去身心科開與自律性神經有關的藥物,嘗試最後症狀是否會改善。
不過看了很久卻還是沒有比較好的感覺,故中間也有在同間醫院再看胃科,
沒想到醫生卻說:你應該不想照胃鏡吧?就直接開藥給我,其實蠻傻眼的
之後則又去內湖的醫院看耳鼻喉科,因為喉嚨覺得也很燒,但醫生說是胃食道逆流引起,
結果反而醫生比上一個看胃的還要細心,有和我用經鼻的內視鏡看上食道狀況,並開胃藥及緩和焦慮的藥給我,且看診的氛圍也頗讓人放鬆,所以慎選醫生真的很重要
然後基於突發狀況,故又再去永和的醫院換了另一位醫生看胃,聽了我的狀況以後,就建議我照胃鏡查看比較保險,於是我又照了我人生中第二次的胃鏡!
但因為之前有在耳鼻喉科照過上食道內視鏡,覺得管子從鼻子進去再經過喉嚨,
似乎對自己來說,較不會有那麼大的抗拒感,於是在要照胃鏡前,則詢問醫師是否有經鼻胃鏡,
沒想到醫生說有! ! !
雖然還是基於之前經口胃鏡有些怕怕的,但後來因為想要有實驗精神看看到底兩者差異是否會有痛苦比較減輕的那個,於是就還是鼓起勇氣嘗試了經鼻胃鏡。
而經鼻胃鏡的前提皆與經口胃鏡雷同,
印象較不一樣的是,
作經鼻胃鏡前,護理師會先判斷鼻子的兩個孔哪邊較寬,
方能讓管子較易進入,並用棉花棒沾些(特殊藥物嗎)?放進鼻腔一陣子,
還有請我們喝除泡劑(聽說是減緩腸胃收縮及胃內氣泡產生,喝起來有點像可爾必思),
然後不能有金屬物在身上。
也有打麻醉的樣子。
後來終於輪到我了,這次管子就有比較細了,像是竹筷的粗細,讓我比較不那麼緊張,(雖然還是稍微有點粗),隨後一樣採躺下側臥方式,管子進入鼻子的時候,會有點刺鼻的感覺,但一下子而已,
接著也沒有再像上次經口胃鏡那樣容易反胃一直想吐的感覺,雖然還是有發生一點,但旁邊的護理師每當我有這樣的狀況,都會安撫我,就覺得很貼心
最後診斷:
我有些橫膈疝氣, 噴門閉鎖不全、食道鬆弛、食道及胃都有發炎。
再過了許久,我沒有再去大醫院看,而是在永和的一間診所看胃科,
醫生還請護理師幫我順時針擦綠油精,而原本診斷的症狀都還是存在,
不過多了慢性咽喉炎
而此醫師不僅給我心理鼓勵,也在其他方面和我建議了許多,
像是依造我的狀況,我開始會注意
平時不能餓肚子,若一時無法吃飯,則可以稍微喝水或吃蘇打餅乾墊胃,
甜的、 炸的、 鹹的冰的、真的要少吃,
消夜能不吃就盡量不要吃,
盡可能早睡早起調整作息,
每餐皆吃七分飽即可,
少吃胃脹氣的食物,
適時運動,
尤其身心真的要盡可能保持輕鬆,雖然不是非常容易。
以及多喝水,不要吃太快。
雖然目前還沒有完全好,因為都是長期累積下來的習慣,
但近期感覺有比較好了,所以一個器官若沒有顧好,
真的什麼病痛都會隨之而來,真的要保重!
也希望個人的親身經歷,可以帶給誰一些有益的作用。
還有謝謝大家看完我這篇胃之旅日記